布滿高層貨架的倉庫中,幾臺機器人在貨架間自由穿梭,它們其貌不揚,卻身手不凡——到達既定位置時,就會自動伸出“手臂”,將身上的貨箱存放在架子上,再收回手臂,繼續移動到下一目的地。
在越來越多的物流倉儲場景,借助機器人存儲、揀選、搬運貨物愈發常見了。剛提到情景中,使用的就是來自海柔創新的箱式倉儲機器人,名為庫寶HAIPICK。
2015年推出的第一代庫寶,一次只能存取一個料箱。隨著技術升級,最新一代的庫寶機器人,最多能同時存取8個料箱。
在工作繁重的物流行業,庫寶機器人可以提高作業人員的效率,如今正應用在物流、鞋服、醫藥、零售、電商、電力、3C制造等領域,在全球部署了超過2000臺。
海柔創新也從一個深圳的創業公司,晉升為獨角獸企業。
成立迄今,其共獲得7輪融資,單是2021年內就一口氣完成了B+、C、D三輪。根據胡潤發布的《2021全球獨角獸榜》,海柔創新估值已達100億元。
01
理工學霸創業,從深圳起步
陳宇奇是一位理工科學霸,本科畢業于香港理工大學電子系,后取得蘇黎世聯邦理工機器人專業碩士學位。
在校時,他就學以致用,2015年籌備的一個機器人創業項目,拿到了東莞松山湖的種子輪投資。這個項目就是海柔創新的前身。
海柔創新CEO 陳宇奇
之所以聚焦在物流倉儲場景,也屬機緣巧合。
當時有一位做快遞公司的朋友,請陳宇奇一起調研北京周邊的倉庫情況。“大概調研到第30個倉庫時,我們就明確了做倉儲機器人領域的決心,也更加認定行業內存在巨大潛在機會。”陳宇奇說。
物流是個高度依賴人力的行業,倉儲、揀選、運輸、配送等環節都需要人的參與,這會帶來一個問題:成本高,效率低。利用倉儲機器人提升自動化,是業內找到的一個解決辦法。
根據解決方案的差異,業內形成了兩類主流技術路線:
一是AGV(Automated Guided Vehicle)類,“貨架到人”模式,即機器人按照設定好的路線,將貨物搬運至固定站點,由人完成揀選工作。亞馬遜的Kiva機器人就屬于這類。
二是AMR(Autonomous Mobile Robot),“訂單到人”模式,機器人能實現自主移動,在找人的同時找貨。
陳宇奇沒有直接復制這兩個路線,而是創造了一條新路徑:ACR(Autonomous Case-Handling Robotic System),主打“貨箱到人”模式。
為什么要強調“貨箱”?
因為貨箱是物流中常見的容器,不同批次、規格的商品都裝在貨箱里,而貨箱又被置于高低不等的貨架層中。
亞馬遜的Kiva機器人通常是把一個貨架搬過來,再由人揀選,精準度低不說,還要改造場地,投資成本較高。
海柔創新在類Kiva機器人的基礎上,自研了箱式倉儲機器人,將操作單元精確至“貨箱”,適用于貨物體積小、批量小、具有多元SKU的行業。
02
市占率90%,年收入7億
做箱式倉儲機器人,海柔創新是全球第一家。
按照官方說法,采用庫寶系統可以提升工人3-4倍的工作效率,提高倉庫80%-400%的立體儲存密度。
海柔創新市場總監鐘煒琳告訴《21CBR》記者,設備投放時,只要求地面平整和無線網環境,對環境要求低,投入成本不高,交付周期在一個月內。
2018年,海柔創新落地了第一個商業化項目,客戶是百世物流。隨著規模商業化,這幾年又拿下了順豐、京東、優衣庫、聯想、國家電網等大單。
鐘煒琳告訴記者,到2021年底,公司累計落地了300多個項目,相比2020年,業績將增長幾倍。
根據新戰略移動機器人產業研究所預計,2021年度中國市場約有箱式倉儲機器人2800臺,市場銷售額達8.1億元,同比增長376.5%,海柔創新的市場份額約90%。據此估算,其收入約7.2億元。
放眼整個智能物流倉儲領域,海柔創新還只是“滄海一粟”。
高工產業研究院的數據顯示,2020年中國智能倉儲市場規模980.6億元,2025年有望達到2500億元。
陳宇奇向記者表示,目前倉儲自動化滲透率僅為1%,大量倉庫仍以人工作業為主。
在他看來,隨著人口紅利漸退,人力成本上升是必然趨勢,勞動密集型的倉儲行業對自動化改造的需求旺盛,智能倉儲市場有望迎來爆發。
不同垂直行業客戶對解決方案存在定制化需求,海柔創新在產品規?;瘡椭坡涞胤矫婷媾R挑戰。
鐘煒琳告訴記者,在產品開發時,公司會盡量抓一些相似場景的共性需求,比如電商、鞋服、物流較容易實現一些標準化解決方案,工廠、制造類會困難點,但是也不是不可實現。
03
行業同質化,走出價格戰
陳宇奇選擇的廣闊“藍海”,也是個競爭兇殘的賽道,新老玩家輪番登場。
有數據統計,2021年前三季度,倉儲機器人領域有超過80家企業獲得融資,規模達140億元。
產品同質化嚴重,引發行業價格戰。
陳宇奇坦言,公司服務的一些1000萬元以上的大項目,很難賺到錢, “因為千萬元以上的項目,基本幾個大的集成商、機器人公司都會被邀請,一旦進入到比較慘烈的競標階段,老實說,賺錢是不太容易的。”
海柔創新渠道總監周建平也向《21CBR》記者補充,“因為現在(企業)都有資本加持,就算是虧也要去搶占大項目進入行業,服裝行業比較明顯。”業內部分企業為了拿下項目,會通過低價甚至免費試用方式贏得競標。
行業還處于早期爭奪市場份額階段,價格競爭短期不會結束,海柔創新如何保證盈利水平?
陳宇奇認為,可以關注一些“單體項目規模不大,但還是處于藍海狀態的中小型項目。”
他舉例,很多項目首期可能只需兩三臺機器人,但整個工廠加起來的需求可能是40臺,分不同時期執行。對供應商來說,這類項目不需要經過殘酷的競標過程,利潤反而得到保證。
2022年1月,海柔創新啟動合作伙伴計劃,在全國業務區域簽約100家渠道商,實現渠道業務規?;鲩L。
海柔創新也將目光投向海外。立足深圳總部,目前其已設立了中國香港、日本、新加坡、美國、荷蘭等五大子公司,業務覆蓋5大洲30多個國家和地區。
鐘煒琳表示,海外市場倉儲自動化技術起步更早,市場相對成熟。相比國內市場更關注價格,海外市場更在意產品的穩定性、安全性和資質,目前海外市場占公司總銷售額約30%。
“整個物流科技賽道才剛剛開始,大家都是小學生。”若真像陳宇奇所說,那么穩站市場C位、備受資本認可的海柔創新,應該算優等生了。